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生赴信阳开展公共空间设计实践调研
一、探访渔味堂与松园茶社,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
2025年3月11日,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开展《公共空间设计》课程实践调研活动。本次调研以“公共空间创新与地域文化融合”为主题,通过实地考察信阳渔味堂餐饮公司与松园茶社,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结合,探索公共空间设计的前沿理念与技术应用。

活动过程:
1. 渔味堂餐饮公司:设计师解析空间与材料创新
在渔味堂餐饮公司,主案设计师刘尧围绕“地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”展开讲解,重点剖析了以下设计亮点:
①动线规划与功能分区:通过隐形隔断技术实现后厨与前厅的高效衔接,兼顾降噪与通风需求,材料选用环保型吸音板材与透光云石。
②低成本高颜值改造案例:利用旧船木、本土竹编工艺打造景观小品,展现文化元素在装饰细节中的创新应用。
③学生通过现场测绘与互动问答,深入理解了餐饮空间如何通过材质与布局传递品牌文化,并记录关键设计节点照片及材料清单,为后续课程作业积累素材。

2. 松园茶社:下午,师生转至松园茶社,学习其“移步换景”的简化设计手法。茶社策划经理杨洛结合案例展示,分享了以下设计经验:
①光影与空间层级控制:通过竹编灯罩和透光云石调节自然光与人工光源,营造静谧氛围;
②茶文化IP与功能融合:茶具陈列区与销售空间一体化设计,兼顾美学与商业需求。
③学生分组参与茶室尺度测量与茶艺体验,分析空间氛围,对比渔味堂的差异化设计策略。

二、实践教学成果与未来规划本次调研紧扣《公共空间设计》课程目标,强调“观察—体验—反思”闭环学习模式。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:
个人任务:整理设计解析照片及材料应用场景说明;
小组任务:对比分析两处空间的用户行为模式差异,并模拟改造餐饮公共方案。
此类校企合作活动是学校推进“产教融合”的重要举措,未来将联合更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引入真实项目提升学生实战能力。
通过实地接触行业案例,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设计理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,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。